神秘的岩画高悬头顶,古老的佛塔伫立眼前,文明在交融与衍化,赋予这片土地一个狂野而轻灵的名字:贺兰。
岁月悠远,天地辽阔,贺兰舒展在旷野和雄峰之间,这里的故事在肆意生长。
“贺兰”一词,是匈奴一只部落贺赖种的音转。最早见于《晋书·北狄匈奴传》。
据记载,公元284年到287年,西晋太康五年到太康八年,由塞北进入内地降附的匈奴人共分三批约有十三万余人,《晋书》记载说:匈奴之类,总谓之北狄。北狄以部落为类,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种、鲜支种、寇头种……十九种,其中之一便是“贺赖种”。
兰山因部落的名字而得名,也就有了贺兰山的称谓。
贺兰山绵延200多千米,是宁夏的“天然屏障”,出入贺兰山的险关有赤木口、胜金关等众多山口关隘。
洪广营就是其中之一,它位于贺兰县洪广镇洪广村,岁月的风沙打磨掉了它昔日的繁华,不过这些残存的墙体却见证了这里移民实边的历史。
洪广营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(公元1605年),公元1738年城墙被地震损毁,第二年又开始重新修建,重修后的洪广营较地震前的规模更加庞大、坚固,建有南门一座,角楼四座。
此时的洪广营,已与平罗、石嘴子并列为宁夏北部的三大兵营,驻兵近千人。 它管辖着贺兰山中段大小十几个通行山口。在当地流行着“铁打的洪广营,纸糊的宁夏城”的说法,形容进宁夏城容易,过洪广营难。
洪广营只有南面的一个城门,瓮城内外的匾额上分别刻着“宁塞”和“银川”的匾额。相传银川这个地名最早出现于此。
在今天的洪广村,还能看到洪广营残存的夯土墙体。在铁路开通之后,由于地理位置偏僻,已日渐荒废。
据乾隆《宁夏府志》记载,公元1725年 ,清雍正三年,洪广营所在的宁夏左屯卫开始建县,取名宁夏县,也就是贺兰县的前身。
贺兰县,作为县名出现,是在1941年。当时因宁夏县与宁夏省重名,改名为贺兰县。
在贺兰山的庇护之下,这片土地成为了宁夏平原最富庶的地方。贺兰县以山为名,延续着这里千万年来的传奇。365bet足球_约彩365官方下载安装_在哪个应用商店能下载365
(来源:贺兰广电)